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高考复习:回归教材只是看书那么简单吗?

来源:好学实验室     时间:2016-04-27 17:28:53


高考复习进行到最后一个月,我相信同学们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“回归教材”。什么是回归教材,这是我在高考复习的时候就存在的疑问,从事高考讲座、辅导这么多年,问过不少老师,结果老师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无数同学也在问我回归教材是不是就是看书……

看来,这个问题,确实需要讲一讲了。

我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。我认为,“回归教材”绝对不是看书那么简单。回归教材要不要看书,肯定要。怎么看?才是问题的关键。我们一般的同学,一听说回归教材,拿起课本就猛读,以匀速直线运动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!或者干脆背书,甚至有的早读课的时候在那里大声地朗读物理课本。我觉得这些都是很荒谬的。

回归教材有几个基本的原则是必须重视的。

一、在需要的时候回归教材,不是为了回归教材而回归教材。

什么是需要的时候,在高三复习的整个阶段都是,都有需要看书的时候,而不单单是最后一个月。当然最后一个月必须要回归教材。什么是需要的时候?在做错题目的时候,基本知识有遗忘的时候,题目不会做的时候,总结归纳的时候,不想做作业的时候等等。

二、回归教材要有目的。

回归教材的目的要么是搞懂或者记住某个知识点,要么是为了温习某种方法,要么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,总之,回归教材必须奔着一个目的而来。不能听老师同学们都在说回归课本,于是拿起书求一个心理安慰,走走过场。那就不对了。

三、回归教材的方式绝对不是单纯地看书。

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看书、做书上的练习题,习题。其实我们高考中80%都是容易题和中等题。这些题都在考基本概念、基本方法,而这些基本概念、基本方法都在我们的教科书中。所以,看书要有重点地看,同时,书上边的例题、习题也要做。

基于上边的论述,结合高三最后阶段的实际,我来谈谈回归课本的具体方法。

一、从题目到课本。

回归课本要有目的,有针对性地回归。这就是有一句经典的建哥语录:带着问题看书最有效。所以,我们要学会把历次重大考试考过的试卷集中起来,然后按照知识板块分类,然后把一类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,再做做,再体会体会。还有不懂的,我们才翻开课本,对照相应章节的基本概念、公式、例题、习题统统看一看。这里必须提醒的是,光看是不够的,一定要做!一定要动手做题。这叫做从题目到课本。这个过程基本上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。但还不够。

二、从教材到题目。

按照课本章节从第一章第一节一直往后看,由于有上一步骤的准备,我们看书自然就知道重点了,于是在经常考的地方认真看,边看书边体会;在经常出题的地方认真做,边做题边玩味。另外,还要把历次考试的试卷、历年高考真题试卷、复习资料摆在课桌的右上方,觉得需要翻题目的时候就翻一下,边翻边体会。右下方摆上笔记本、草稿纸,边体会边记录。这个记录就是最后两三天复习的重点了。这当中也有一句经典的建哥语录:掌握常考点,就能上重点。这个过程大概有需要两周。

三、归纳整理成体系。

依据记录的笔记,翻开课本或者复习资料的目录,或者把眼睛闭起来,或者拿一张白纸,开始回忆每一个学科有哪些章节,每一个章节有哪些重要的考点,每一个考点有哪些重要的考法,经常怎么样出题,常用到的解题思路是什么,常常出错的地方是什么。这一遍的目的是为了归纳总结知识体系,做到融会贯通。这个工作一天就够了。

四、就是高考最后再看看这一个月做的笔记,就成功了!

这里还必须指出来的几点注意或者强调。

一、语文、英语不太适合这个方法,即便回归课本,语文英语也最多读读文章,我觉得还不如回归考卷。研究高考真题的出题思路或者答题要点,比看课本还有用。这是基于这两个学科的特殊性。

二、最后一个月不要做新题,但一定要做题,不能只看书。我一个师兄,本来数学经常考140几,结果高考最后二十天只看题,不做题,看着看着,高考就看成了120多。务必谨记,一定要动手,否则后果自负!!

三、稳打稳扎,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制胜的关键,很多同学一想到只有一个月,要么极左(急功近利),要么极右(准备放弃),我想这都是不好的。核心的关键还是完美主义错误在作怪。要学会放下一些自己根本就搞不懂的地方,因为高考复习没有终点。不要对自己抱有太大期望。也不要过于轻视已经会的部分,往往这才是高考的盲区,很多学生就在这里一失足成千古恨!

同学们,加油吧!高考的脚步已经很近了,让我们敞开心扉,用嘹亮的心境来面对高考,面对人生的挑战!让我们一起努力,战胜生命中第一次最大的挑战吧!!!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